季羡林名字的来历和内涵
 
 
  季羡林 - 百科
 
 
  季羡林(1911年8月6日—2009年7月11日),我国山东聊城市临清人,字希逋,又字齐奘。国际性知名东方学大师、语言学家、作家、国学者、佛学家、历史学家、教育学家和政治学家。列任中科院社会学人文科学部委员会、聊城大学名誉校长、北大副校、中国社科院东亚研究室优点,是北大的名誉教授。
 
 
  
 
 
  早前留学国外,通英语、达语、梵语、巴利文,能阅俄语、法语,尤精于吐火罗文(当今世界上遍布地区较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单独语言表达),是全世界仅有的精于此语言表达的几个专家学者之一。为“梵学、佛学、吐火罗文科学研究多管齐下,中国古代文学、比较文学、文艺理论科学研究同飞”,其经典著作选编成《季羡林作品集》,共24卷。死前曾发文三辞荣誉:国学经典大师、学界泰斗、珍贵文物。 
 
 
     听说季先生小名喜子,羡林这名儿,是他堂叔取的。过去取名字注重辈份,"林",是季羡林的行辈,如:他的一个表兄叫元林,一个表妹叫惠林。"羡",当然指歆慕。堂叔是一有专业知识有注重的人,为何给他们取名"羡林"呢?要回应这个问题,也要融合他的号"希逋",自然也是堂叔取的,一个"羡",一个"希",把"羡林"和"希逋"多方面对比,可以看出,堂叔在他的身上寄予的文化艺术超级偶像,是宋朝这位作家林逋。
 
 
     林逋是宋代与欧阳修和苏东坡并称的极具特色作家。恍然大悟了吧,原先季老的堂叔是艳羡林逋,期待侄子变成林逋那样的世外高人。季老又字齐奘,应是与玄奘法师并称或向唐玄奘看齐的意思,唐玄奘一生科学研究佛家,学习培训印度文和梵语同季老的研究内容一致,该是此意。
 
 
 
  
   林逋(967一1028),字君复,又被称为和靖老先生,汉族人,浙江省大里黄贤村(今奉化市裘城镇黄贤村)人,一说杭州市钱塘江人,宋朝诗人。
  
  
 
  
   幼年勤奋好学又很好学,通晓经史百易。书载性孤傲自好,喜淡泊,勿趋荣利。长大以后,曾数据漫游江准间,后归隐西湖,结庐孤山。常驾偏舟遍游西湖诸寺院,与得道高僧诗友相往还。每到客至,叫门道童纵鹤飞翔,林逋见鹤必棹舟回归。写诗随就随弃,从来不存留。1028年(天圣六年)卒。其侄林彰(朝散医生)、林彬(盈州令)同至杭州市,治丧尽礼。宋仁宗赐谥“和靖老先生”。
  
  
 
  
   林逋归隐西湖孤山,终身不仕不娶,惟喜植梅养鹤,自谓 “以梅为妻,以鹤为子”,尊称“梅妻鹤子”。
  
  
 
  
 
 
  智能起名专用工具:智能起名,名字测试评分,专家起名,公司取名字,品牌测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