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

沈姓的起源 沈姓由来

时间:2021-10-18 09:40:14 作者:宝宝起名网 来源:宝宝起名网

  沈氏

  遍布地域

  吴兴郡:三国时置郡,治所在乌程(今浙江省吴兴南、晋义熙初移今吴兴)。等同于如今浙江杭州临安、杭州余杭、德清县一线大西北一带地域,兼具江苏省宜兴县地。汝南郡:汉高帝时置郡,治所在上蔡(今河南上蔡西南地区)。等同于如今河南颖河、黄河中间,京广线西边一线东侧,安徽省茨河、西淝河往西、淮河以北地域。

  历史时间来源于

  「沈」源出

  1、源于赢姓,以国为姓,是轩辕皇帝的后人。沈原是远古国家名字,最开始是夏禹子孙后代的封国。周初时,武王死后,由幼年的称王继位,周公旦(周文王第4子)政摄。三监不服气,与武庚(纣王王之子)串通,协同中国东方夷族叛逆,后被周公旦所灭。季载(周文王第一0子)因平乱有功功率,被周公旦引荐为周天子的司空,后称王将其大叔季载封于沈国,别名聃国。季载又被称为冉季载。聃又创作冉,古时候,冉、沈读音同样。秋春时,沈国为蔡国所灭,季载以后子逞逃奔燕国,之后子孙后代遂以原国家名字命姓,称沈氏。2、源于芈姓,是颛顼帝的后人。秋春时,楚庄王之子公子贞封号在沈邑,之后遂以实封名命姓,称沈姓。3、源于少昊金天氏,以国为氏。少昊金天氏裔孙台骀氏以后有些人创建沈国,秋春时,为晋国所灭,子孙后代遂以沈为氏。

  沈姓遍布

  沈姓发源莫谓河南省、安徽省两省间地。秋春时,沈国被蔡国消灭后,季载的子孙后代子逞逃奔燕国,其孙沈尹戌,初归隐于零山,后仕楚为左诸葛。尹戌的儿子沈诸梁,承袭作诸葛,食采于叶(今河南叶县)。秦时,子逞的儿子沈平封竹邑(今安徽省符离集)侯。沈平之子沈遵徙居九江寿春(今安徽寿县)。汉朝时有沈戎全家老小徙居会稽乌程吴兴(今浙江省吴兴县),此为沈姓北迁之始。南北朝时期是沈姓巨资北迁之时。至唐朝,沈姓已散居今江苏省、浙江省、江西省、湖北省、湖南省、四川等地。唐初,中原地区有沈姓将佐仆从陈政、陈元光父子俩拔尖入闽开拓漳州市,在福建省安家落户,其子孙后代散居龙溪、漳浦县、南靖、长泰县、诏安等地,后唐,王潮、王审知弟兄入闽,又有中原地区沈姓后裔陪同迁王。宋代初有吴兴人沈启承官至汀都府县令,他的儿子沈廷辅,随父入闽,后移居福建建阳县。沈廷辅有8子,两地分居宁化、龙岩市、长汀、明溪、延平、连城、上杭等地,之后又有些人徙居广东省的大埔、梅州市等地。明朝末年,沈斯庵徙居今台南县善化镇,为沈姓迁居中国台湾之始。清乾隆、嘉庆年间,福建省漳州市、泉州市及广东省沈氏,又有一干迁到中国台湾,从而又迁居国外。

  堂号

  吴兴堂:自汉朝至隋代,沈姓知名人士大部分都源于吴兴武康(今浙江省德清县武康镇),因此沈姓后人以“吴兴”为堂号。

  梦溪堂:宋代时沈括博学多才能文,累官翰林学士三司使。对天文学、历算、方志、歌曲、药业无所不通。生产制造了浑天仪、景表、浮漏等天文学仪器设备。开辟了隙机、丰腴两术和弧矢、割圆术的先例。著有《梦溪笔谈》。沈氏因以"梦溪"为号。

  三善堂:宋代刑部尚书沈度,字光雅。在当官吏时有善政:一无荒土、二无游民、三无冤案,世人称之为“三善”。沈姓后代为纪念沈度,以“三善”为堂号。

  六会堂:就是指唐朝沈佺期注《礼记》中的“六礼”一事。

  沈姓后裔还以“三易”、“九思”、“肃雍”、“承裕”、“忠清”、“树本”、“文肃”、“永思”、“聚顺”、“叙伦”、“敦伦”、“憩石”、“六宜”、等身为其堂号。

  大家族知名人士

  沈括:(1029~1093)字存中,宋钱塘江人(今浙江杭县)。才华横溢,兼通天文学、方志、律历、歌曲、药业、算术等。尝起兵契丹。着有梦溪笔谈、南浔集等书。

  沈周:(1427~1509)字启南,号石田,又号百石翁,明长洲岛人(今江苏吴县市)。少从陈孟贤学,及长,博综著作,诗词出众,尤工于画,与唐寅、文征明、仇英合称明之四大家。着有客坐新闻报道、石田集、石田诗钞等。

宝宝起名

立即起名

姓名打分

开始打分
所属栏目: 百家姓起名
所属标签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