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矫】基本解释
读音:jiǎo
繁体:矫
繁体笔画:0
康熙笔画:17
字形结构:左右
五行属性:木
吉凶寓意:凶
是否常用字:否
是否多音字:是
【矫】 字义解释
矫矫、雄健、勇武、矫健,寓指顶天立地、大义凛然、骁勇善战;
【矫】字义分析:
指箭杆揉直的一种器具。也指、英勇、勇武的样子,如:矫健,矫矫不群、矫矫大将。用作 人名意指英勇、果敢、矫健之义;
矫 古文出处:
【动】
〖rectification〗纠正;改正
〖strongandvigorous〗强壮有力;英勇威武
矫顾怒步。——唐·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jiǎozhì
矫君命。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
矫首昂视。(抬头仰望。矫,抬举。)。又如:矫手(举手);矫翼(振翅);矫首(昂首;抬头)
坎为矫輮。——《易·说卦传》
〖beaffectedlyuncoventional〗∶故意违反常情
矫捷的攀登
矫矫大将
矫诏纷出。——明·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矫首昂视。——明·魏学洢《核舟记》
〖affected;artificial〗∶过分做作,极不自然
〖gallant〗∶形容英勇威武
又如:矫世(纠正世俗之失);矫世变俗(谓纠正和改变不良的世风民俗);矫激(矫正;偏激);矫舌(使舌头发音正确);矫 奸(抑制奸邪);矫异(抑制差别);矫情镇物(故意抑制情感,表示镇定,使人不测);矫世励俗(改正世风,激励世俗)
非其事而居之,矫也。——《大戴礼记·曾子立事》
矫矫虎臣。——《诗·鲁颂·泮水》
矫魏王令。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匡正;纠正〖correct〗
矫,飞也。《《广雅·释估三》
jiǎo
jiǎowǎng-guòzhèng
穆之斟酌时宜,随方矫正,不盈旬日,风俗顿改。——《南史·刘穆之传》
其刑矫诬。——《国语·周语》
又如:矫情干誉(故违常情,以求美誉);矫俗(故意违反世俗人情,以显示自己的清高不凡)
高举〖liftup〗